閒聊-迷思-2




3.進氣渦流


坊間二三十年前就出現過一種套件,裝在進氣管裡頭,宣稱可起把原本的平流進氣變成為旋風進氣,可提高馬力扭力30%,降低油耗50%,車子加速快三秒,極速增高30公里...BulaBulaBulaBula...最近逛網拍,竟還看到一堆在賣,有的說啥可變角度,有的說啥特殊航太材料,有些還遠紅外線...這都二十一世紀了,怎麼還在玩這些虛假廣告?!你怎麼不說裝了會飛呀?!

不過這些不良商家也是有跟上時代的,網路一堆置入性行銷文,讓車友覺得好像有人裝了有效,這產品應該真的有效吧...唉!網路資料多,盡信書不如不信書,重點在你要懂得求證,辨別真假呀!?就像有人說他阿公15歲時228給謀害了...他x的!你阿公15歲英年早逝了,你爸是怎麼蹦出來的?!你這個孫子又是它x的怎麼蹦出來的?!...ㄜ...因為我阿公早秋,15歲遇害前就結婚生小孩了...那也不對呀!你阿公1947年遇害,你老爸1947年以前就出生了,現在至少也75歲啦,怎麼去年才在作70大壽...ㄜ...那是...那是...是因為戶口晚報了五年啦!...贛林老木勒!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你這麼無恥的!

不過進氣渦流這東西還真有人裝了覺得加速變好...是的!這是可能的!但這種說法並不完整,應該說是挖東牆補西牆.

引擎進氣歧管的設計,涉及流體力學/脈沖諧震兩個很難明白及說明的東西,有多難?!比微積分難就是了,雖然當年唸書微積分我都考滿分,但畢竟沒修過流體力學,隔行如隔山呀,最多就是有些概念而已.

一般覺得這種進氣渦流套件沒個鳥用的,大概都是覺得說它就是阻礙進氣,阻礙進氣就是阻礙引擎效能的發揮,怎麼可能會有效?!根本就騙小孩的!

這個說法不能說錯,但只能說不完整...它的確阻礙進氣,的確會讓引擎進氣不足效率低落...BUT...只有高轉速時才會影響到,中低轉速則不一定影響到,要看運氣!運氣好時,反而會覺得中低轉時還比較有力些!

我們先看追求高轉最大馬力發揮的賽車/性能跑車的進氣岐管設計...簡單粗短的進氣管,製造成本低,就降低進氣阻力,讓高轉速時可以吸到足夠的空氣量...




既然簡簡單單的進氣歧管就可以達到高進氣量,但為什麼大部份日常用車原廠進氣歧管的設計得複雜彎曲,浪費成本,浪費空間??車廠錢太多?!...不是的!日常用車並不是一上路就全油門拉高轉,通常就兩三千轉在跑而已,簡單粗短的高流量進氣歧管就不適合在日常用車中低轉上面.

我們看一個有趣的改裝品...就是可變長度進氣岐管.



進氣岐管長度拉長時,空氣要前進比較長的距離才進到汽缸裡,這時流體會有些慣性,而這慣性反而可以幫忙把空氣推進汽缸裡...但是轉速高到某個程度後,進氣量需求增加,太長的進氣岐管反而來不及供氣...這時需要把長度縮短,高轉速進氣才夠,但長度縮短,流體慣性也減少,中低轉時沒有流體慣性幫忙推,進氣又反而不是很理想.

前幾篇閒聊也有談過,進氣不是一直在吸氣,它是有脈衝存在.以四缸引擎來看的話.

600rpm   =300*4=1200次/分 = 20次/秒=進氣系統的脈衝頻率 20Hz

1200rpm =600*4=2400次/分 = 40次/秒=進氣系統的脈衝頻率 40Hz

3000rpm=1500*4=6000次/分=100次/=進氣系統的脈衝頻率100Hz

6000rpm=3000*4=12000次/分=200次/=進氣系統的脈衝頻率200Hz


也就是說進氣管空濾盒裡依轉速不同會有20-200Hz頻率的氣流脈衝波在裡頭震盪折射反射亂射一通後,假設200Hz就剛好峰頂對到峰頂,峰谷對到峰谷,這些壓力波雖然不大,但就是幫忙把空氣推過去,於是6000rpm時就進氣特別足,扭力馬力就好.



但依車輛使用定位不同,總不能就對高轉6000rpm優化,總是要照顧1000-4000rpm的常用轉速區域,這時車廠就會把進氣管給拉長或空濾盒改型狀或管徑縮小...等等,想辦法讓脈衝在100Hz時產生諧震,這時3000rpm時進氣足又有力...於是乎賽車又短又粗的進氣管就不適合一般日常用車,日常用車為照顧中低轉,進氣管反而拉長變彎甚至縮管徑.

所以有車廠依高低轉速設計進氣走不同管路的設計,讓高轉時進氣路徑短,中低轉時進氣路徑變長,但這種可變系統很佔空間,得到的效益也不大,所以就不像可變汽門一樣普及,就只出現在幾款車上面.





所以進氣渦流的實際情況差不多可以推導出來了...

改變進氣管路進氣/負壓/流速/管徑,讓進氣系統最適轉速往下降,原廠可能設計在4000rpm進氣最佳化,拉到6500rpm時還沒影響太多,仍可發揮最大馬力.

進氣渦流裝上去後,降到2000rpm是最佳化,所以有人覺得還真的有效...但拉到5000rpm後進氣效率往下降,到6500rpm時根本就進氣不足,最大馬力打八折...這就是我說的挖東牆補西牆!

---------------------------------


4.高科技省油貼片

前面進氣渦流有理論基礎,降低進氣系統的最佳化轉速,把不常用的高轉速馬力/扭力移一些到中低轉速常用區域,我覺得幸運的話可以感受到中低轉速的改進.

這高科技省油貼片我就完全看不懂了...掰啥遠紅外線,啥提供活性氧,啥抑制空濾盒靜電,增加進氣量...全部看不到理論根據.

先講遠紅外線,特定波長的紅外線,講白了就是熱...就像手靠近電暖爐感受到的溫暖,遠紅外線唯一作用就提高物體溫度...用到人體或許有些作用,至少提高皮膚表層溫度,讓微血管舒張循環好些些,但用到引擎上有功用嗎?

暫且先假設貼片真的可以放出遠紅外線,我們計算它對空氣加溫所需要的能量...

1立方米室溫空氣約重1.293KG,比熱容為1030J/KgK.

1立方米室溫空氣升溫1度C所需能量=1.293*1030=1331.8J

1公升室溫空氣升溫1度C所需能量=1331.8J/1000=1.3318J

2000cc引擎,怠速750rpm時進氣量約18-24L/秒,取中間值20L/秒,也就是光怠速運轉,每秒就吸進約20公升的空氣.這每秒吸進去的20公升空氣升溫1度C需要 1.3318J*20=26.636J/秒=26.636Watt...貼片可以產生這些能量幹嘛還那麼辛苦在那邊幾百幾千地騙這些小錢?!我出一億美金買你這專利!保證一年賺回十倍!全球暖化溫室氣體北極融冰等問題都解了!

說啥可以改變空氣分子結構的,靠!你到底知不知道你在說啥?!還改變分子結構,怎麼不說可以把空氣變油氣,不需要汽油車就可以跑了!

而且用遠紅外線對進氣加熱,對引擎來說並不是好事,因為空氣溫度高,空氣密度就低,進氣量就減少,引擎扭力馬力也跟著降低...如果說對某個東西加熱有助引擎燃燒增加馬力扭力,大約只有汽油...供油系統從化油器改作噴射系統,一部份原因是可以比較精準供油,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噴射系統的霧化比較好...汽油被霧化成細小粒子增加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燃燒會比較好.

所以噴射系統從單孔進化到多孔,壓力還越來越高,就是想要霧化更澈底...就有車廠研發把汽油噴到一個加熱板上,讓汽油受熱蒸發,獲得更細更霧化的油氣...但最後還是某些原因沒有下放到量產車上,可能是因為被加熱板氣化的汽油,溫度高讓進氣變少.

神奇貼片或神奇塗料是我看過最虛假的廣告,完全沒有學理根據可說服...還最喜歡用無效退費的套路!

這套路幾百年前就玩過了,某個赤腳醫生到鄉下,說他有包生男孩的草藥,每帖五兩,有效再付錢,無效的體質問題,就不必付...村民信以為真,貴是貴了些,但有效才要付錢呀!怎麼看也不吃虧...一堆人買了回家,一年後有十戶村民喜滋滋抱個胖男娃,大方地付了五兩,另外十個村民生個女娃,只能怨嘆體質不合,但至少不用付錢...草藥不過是兩分錢一斤的降火氣青草茶,一百個拿藥兩個生男娃,赤腳醫生就賺翻了,而生男生女本來就一半機率.赤腳醫生怎麼都不會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